顾客信息对于零售业者来说意义非凡,尤其在如今的科技允许商家大量收集并分析顾客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像亚马逊这样的线上零售者可以通过 cookies 轻松收集浏览者的数据,从消费习惯、购买时间到购买周期,还有各种售后信息收集。如果把整个消费者群体比成一座矿藏的话,那么 cookie 这类的科技手段就是线上零售者的铲子。而相对来说,实体零售业者在收集顾客信息方面一直要落后于他们的线上同行们,但是他们对此类信息的饥渴程度不亚于任 何人。
来自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显示,美国的实体零售业已经开始和科技界合作,以求更有深度和广度地跟踪挖掘客户信息 – 多少人进入了商场,多少人是回头客,进门后他们先走右边还是左边,人们在哪种货物前停留的时间比较久?
从去年秋天开始,美国连锁百货 Nordstrom 开始测试利用 Wi-Fi 信号跟踪顾客智能手机从而达到收集数据的方法。除了跟踪手机,像摄像头这样的设备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跟踪分析客流量和客流类型。 一大批服务于上述目的技术也逐渐出现在市场上。
ReatilNext,一家来自加州 San Jose 的科技公司,可以从视频记录中分析购物者在商店内的浏览和购买过程。比如,当商家发现男人们对大衣货柜通常是一扫而过时他们就应该考虑一下重新设计男装部 的陈设了。这家公司还从消费者的智能手机中抓取信息来推出更多的行为模式,如果某个客人的手机连进了商场(甚至只是试图连接)的 Wi-Fi 网络,那么商家就能迅速对其进行定位。由于每台手机都用独特的识别码来搜索信号,因此商家也就能够计算出哪些客人是回头客、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每次进入商店 的时间间隔等数据。
Brickstream 是另一家提供影像信息技术的公司。这家座落于亚特兰大的公司提供一种能够区别大人儿童和计算店内不同区域人流量的立体摄像头(单价 1500 美金)。其首席科技官 Ralph Crabtree 说:“观察人们在商店里的行为就像看着他们在某个在线商店浏览网页一样”。
纽约的 Nomi 公司则可以用 Wi-Fi 做更多的事:把用户和他们的手机一一配对。当客人利用店内 Wi-Fi 下载商家 app 或者输入 email 地址时,Nomi 可以立刻提取出这个他的档案 – 最近的来店次数,在网页上看过的商品和购买信息等,并给予该商店浏览此档案的权利。
与大部分消费者对 cookie 的宽容态度不用,人们对此类活动时往往会感到不满。Nordstrom 在今年 5 月份终止了追踪客户手机的测试,“我们确实听到了一些抱怨,”发言人 Tara Darrow 说。一个消费者在评论其当地 Nordstrom 分店时表示“大大地超越了底线”。Nordstrom 表示这些计算都是匿名的,但是一些专家表示这种追踪有潜在的麻烦。
“和 cookie 比起来这种方式是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因为 cookie 是匿名的,”来自迈阿密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的计算机信息教授 Robert Plant 说,针对消费者对此类行为十分有限的控制权。而有些消费者则担心这些信息的实际用途,“最让人觉得恐怖的还不是对隐私的侵犯,而是他们通过已有数据可以对 个人信息挖掘到什么程度”。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了用隐私作为筹码来换得一些利益。来自西雅图的 Placed 用现金和礼品等方式和消费者交换他们的信息。从去年 8 月份至今,已经有 50 万用户使用了 Placed 的应用程序,提供了诸如性别、年龄、收入等信息并同意被通过 GPS、Wi-Fi 和移动信号跟踪。Placed 再把收集到的信息转卖给第三方。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愿意还是不愿意,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作为整个消费者群体的一员,你和我都身不由己地成了商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