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渝论】两江评 | 斩断“网课爆破”黑手 刻不容缓

网络知识 admin 2526浏览 0评论

10月30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三中历史教师刘某某被发现死在家中。自称是其女儿的网友称该教师自10月初至死亡前,给学生上网课时多次遭到网暴。随后,新郑市教育局发布通报称,已确认该教师上网课后去世,针对网传遭网暴事件,公安已立案侦查。钉钉客服也进行回应,称已了解相关情况,正核实,积极配合警方协查。

网络截图

教师去世与网课网暴是否存在具体关系?目前调查还在进行,我们不能用主观臆测替代相关调查部门下结论。但就目前消息,网课遭网暴现象的确是存在的,“网课爆破”这种侮辱他人人格、扰乱教学秩序的新型网络暴力必须被重视、被严惩。而由于“网课爆破”的特殊性、复杂性,根治该乱象还需多管齐下。

根治“网课爆破”,首先要摸清其基本情况,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预防。“网课爆破”指网课会议号和密码被泄露后,不法分子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捣乱、骂人、放哀乐……近年来,“网课爆破”屡有发生,如2022年9月5日,辽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上网课时遭他人恶意闯入,刷屏“老师我爱你”扰乱课堂秩序,当时就有律师指出“网课爆破”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网课爆破”技术上并不高明。所谓“爆破手”之所以能“爆破”网课,正是因为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网课会议号和密码,这些信息可能是学生无意间泄露的,也可能被有心之人有意透露。

打击“网课爆破”,网课平台要落实好主体责任。网课平台可否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预防?比如事先实名验证才能进入课堂,对登录IP进行识别、限制,学生到齐或者开课后,管理员可禁止其他人入内、开通禁言功能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技术层面思考操作的。此外,网课平台还应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审核效率与精准度,对使用者给予更好技术支持和培训,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等。

打击“网课爆破”,公安、网信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肆意干涉正常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都应依法受到规制与约束。对“网课爆破”这类新型网暴应加强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和打击,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将网暴乱象关进制度的“笼子”。网络实名制的背景下,“爆破手”使用的账号在技术层面不难追踪,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课平台监管,密切关注这类网暴行为并依法严厉打击,对“网课爆破”背后可能存在的网络黑产更是要连根拔起。

另外,学校也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好个别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对任课教师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老教师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他们上好网课,克服一系列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学生也应自觉体谅老师,自觉维护课堂秩序,唯有如此,多方合力,才能斩断“网课爆破”黑手。

作者:郭振

转自:http://news.cqnews.net/1/detail/1037818075959476224/web/content_1037818075959476224.html

转载请注明:jinglingshu的博客 » 【渝论】两江评 | 斩断“网课爆破”黑手 刻不容缓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