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网页的原理

安全知识 admin 2957浏览 0评论

1. 每打开一次微信网页版页面的时候会随机生成一个含有唯一uid的二维码,每次刷新页面都会不一样(这个可以保证一个uid只可以绑定一个账号和密码,如果一个uid可以绑定多个账号和密码,那么很可能你的电脑会登陆别人的微信哦);
确实返回了唯一 id,但目的是为了识别用户身份,而且实际上打开这个页面的时候浏览器已经和 Server 创建了一个长连接等待确认信息。
查看 wx.qq.com 的源码可以看到,这个页面在加载完毕时,也已经把很多登录后才需要的相关资源都预先加载进来了,所以长连接等待登录用户得到确认后展示用户信息的速度很快,因为无需刷页面和加载头像外的其他资源。
2. 当用户使用登陆后的微信扫描该二维码的时候,会将这个id和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及密码绑定,并上传到微信网页版服务器;

二维码样例: weixin.qq.com/x/ARmFYVv ,利用我查查之类的二维码应用可以得到类似这样的地址,但并不会自动打开该地址,微信客户端针对 weixin.qq.com/x/ 开头的地址做了特殊处理,会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提示确认。 在手机版微信访问这个页面进行确认时,Server已经同时获得了客户端信息,并通过之前保持的长连接告知浏览器。
3. 微信网页版页面每隔1秒或2秒会get请求该id对应的微信账号及密码,如果id绑定上了微信账号和密码,那么就可以请求到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自动登陆了。

转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EzMTgwMA==&mid=200474650&idx=5&sn=9a622c327173a290413accc115f096fe&3rd=MzA3MDU4NTYzMw==#rd

 

浏览器展示完长连接里包含的用户信息(头像等)后,会新开一个长连接等待客户端的确认操作,其 URL 类似 login.weixin.qq.com/cgi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客户端获得微信帐号和密码的。要知道,密码这玩意腾讯自己都不敢保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下 CSDN 明文密码泄露事件),肯定是不可能返回给浏览器的。
而且从体感来看,怎么着都不可能是页面1-2秒轮询发起GET请求的,实际是通过堵塞等待的长连接,近乎实时的获得信息。 对于验证过程,Open API 一般是通过授权令牌(Token)来解决的,原理是当用户通过授权后,分配一个限定条件下的令牌(如限制本机访问、限制授权有效时间、限制同时登录设备数等),使获得授权的用户仅在有限的前提下能访问相关服务。 像计算机休眠后曾做的授权就自动收回了,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在别人电脑上(尤其是网吧)打开,但忘记关闭或退出这类安全问题了。
同时,整个授权过程的验证部分在手机端进行,有效杜绝了 PC 上泛滥的各类木马、『安全工具』的监听,大大降低了帐号被盗的风险。

所以说,核心过程应该是:浏览器获得一个临时 id,通过长连接等待客户端扫描带有此 id 的二维码后,从长连接中获得客户端上报给 server 的帐号信息进行展示。 并在客户端点击确认后,获得服务器授信的令牌,进行随后的信息交互过程。 在超时、网络断开、其他设备上登录后,此前获得的令牌或丢失、或失效,对授权过程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

微信二维码登录的原理

在电脑上使用微信时,你可能已经发现微信不提供传统的账号密码登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登陆。今天就要研究下次登陆方式微信时如何实现的?

1、每次用户打开PC端登陆请求,系统返回一个唯一的uid,并将uid的信息绘制成二维码返回给用户。这里的uid一定是唯一的,否则就会造成你登陆了其他用户的账号或者其他用户登陆你的账号。

2、当用户使用登陆后的微信扫描该二维码的时候,会将这个uid和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及密码产生的token进行绑定,并上传到服务器

3、WEB通过JS不断的向后端发起请求,查询有没有关于uid的登陆记录(uid和token是否存在于服务器上)。实现代码可以从微信页面获取:

	function _poll(_asUUID) {
		var _self = arguments.callee,
            _nTime = 0;
		_sCurUUId = _asUUID;

        _logInPage("_poll Request Start, time: " + new Date().getTime());
        _nTime = new Date().getTime();
		$.ajax({
		type: "GET",
		url: "https://login." + _sBaseHost + "/cgi-bin/mmwebwx-bin/login?uuid=" + _asUUID + "&tip=" + show_tip,
		dataType: "script",
		cache: false,
		timeout: _nAjaxTimeout,
		success: function(data, textStatus, jqXHR) {
            _logInPage("_poll Request Success, code: " + window.code + ", time: " + (new Date().getTime() - _nTime) + "ms");
			switch (_aoWin.code) {
			case 200:
                _sSecondRequestTime = new Date().getTime() - _sSecondRequestTime;
                _logInPage("Second Request Success, time: " + _sSecondRequestTime + "ms");
				clearTimeout(_oResetTimeout);

				$.get(_aoWin.redirect_uri + "&fun=new", function(msg) {
                    _logInPage("new func reponse, reponseMsg: " + msg);
                    _reportNow("new func reponse, reponseMsg: " + msg);
					var code = msg.match(/<script>(.*)<\/script>/);
					if(code){
						eval(code[1]);
					}else{
						$("#container").show();
						$("#login_container").hide();
					}
				});

                _reportNow("/cgi-bin/mmwebwx-bin/login, Second Request Success, uuid: " + _asUUID + ", time: " + _sSecondRequestTime + "ms");
				break;

			case 201:
                clearTimeout(_oResetTimeout);
				show_tip = 0;
				$('.errorMsg').hide();
				$('.normlDesc').hide();
				$('.successMsg').show();
                _logInPage("First Request Success");
                _reportNow("/cgi-bin/mmwebwx-bin/login, First Request Success, uuid: " + _asUUID);
//                setTimeout(function(){
                    _logInPage("Second Request Start");
                    _reportNow("/cgi-bin/mmwebwx-bin/login, Second Request Start, uuid: " + _asUUID);

                    _sSecondRequestTime = new Date().getTime();

                    _nAjaxTimeout = 5 * 1000;
                    _self(_asUUID);
//                }, 500);
                break;

			case 408:
				setTimeout(function(){
					_self(_asUUID);
				}, 500);
				break;

			case 400:
			case 500:
                _reset();
                _afterLoadWebMMDo(function(){
					_aoWin.Log.d("500, Login Poll Svr Exception");
				});
				break;
			}
		},
		error: function(jqXHR, textStatus, errorThrown) {
			if (textStatus == 'timeout') {
                setTimeout(function(){
                    _self(_asUUID);
                }, 500);
			} else {
                setTimeout(function(){
                    _self(_asUUID);
                }, 5000);

                _logInPage("_poll Request Error:" + textStatus);
                _afterLoadWebMMDo(function(){
                    _aoWin.Log.e("Login Poll Error:" + textStatus);
                });
			}
		}
		});
	}

网页客户端每500毫秒就向服务器发起ssl请求,请求当前二维码的登陆信息,如果返回结果201,则说明已经获取扫描二维码终端相同的账号登陆授权,当返回其他结果时,将在500毫秒之后重新发起请求。

类似微信登陆场景应用场景还是很多,比如通过二维码进行设备间的授权。比如使用手机遥控 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视盒等。

转自:http://www.biaodianfu.com/weixin-qrcode.html

转载请注明:jinglingshu的博客 » 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网页的原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网友最新评论 (1)

  1. 抄你麻痹
    daisop9年前 (2016-05-12)回复